关于球速和技术问题

关于球速和技术问题
【关于球速和技术问题】 图:

关于球速和技术问题

文章插图


这是标准场地的右后角局部图 , 下方的横线是底线 。
单打边线上的两节短线之间(包括短线本身宽度)即所谓“测速区” , 距底边53-99cm 。
测速标准:站在底线 , 以下手球全力向前上方击球 , 球路方向与边线平行 , 球的落点应该在对方测速区范围 。
若球员认为球速太快 , 则由其本人测速 , 如果球落点超过测速区 , 则可判定球速过快 , 可以换球 。
若球员认为球速太慢 , 则由对方球员测速 , 若落点未能达到测速区 , 则可判定球速过慢 , 换球 。

不过羽联好像没有规定测速者的水平 。 业余要套用的话至少应该是已经能正确发力的球员吧 。

中等水平的球友 , 打高档一点的比赛用球往往会抱怨球速太快——很容易就出界了 。 但如果你按照上述标准测一下球速 , 绝对不会太快!
再仔细想:专业选手力量比我们大得多 , 为什么反而不出界?实际上这就是技术问题:中级水平的打高远球一般只是拼命向前方打 , 见远而不见高 , 遇上主动球发力充分的话很容易收不住就出界了;而高手的出球方向会朝着更上方打 , 手腕一抖 , 球就高高地到了对方底线附近 , 然后再几乎垂直下落 。
这样的区别 , 只有球速达标了才能体现的出来 。 如果球速慢两个级别的话 , 技术再好也得抡着胳膊全力打 , 尤其后场的技术差别会被明显缩小 。

小提示:
如果你的对手技术比你好但绝对力量不如你 , 尽可能使用慢球(反正业余打球100场也不会有人测一次球速) , 呵呵!
如果是相反情况 , 一定要测一下球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