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知识|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多久能恢复,宝宝乳糖不耐受症状6个判断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 怎么恢复呢?母乳富含低聚糖 , 一种可溶性纤维素 , 为肠道正常菌群 , 特别是双岐杆菌的食物 , 但可至大便偏稀 , 所以母乳喂养儿大便多偏稀 。 只要婴儿生长正常不要担忧大便性状 。 生后2-3周至4-6个月是肠绞痛高发时间 , 会出现胀气 , 排便费劲 , 大便带气泡 , 阵发/定时哭闹 , 但体重增长正常 , 属良性发育问题 。
乳糖不耐受会出现稀水便和排气过多 , 多继发于肠道损伤后 , 如轮状病毒胃肠炎;肠道过敏等 。 外源性乳糖酶或无乳糖配方有暂时效果 。 继发乳糖不耐受会于原发疾病好转后几周逐渐痊愈 。 但是对小婴儿来说 , 肠绞痛常见 , 与肠道发育不成熟有关 , 也会出现以胀气为主的现象 , 西甲硅油会有明显效果 。
腹泻期间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 , 可通过尿液检查 , 也可通过服用外源性乳糖酶诊断性治疗 。 服用乳糖酶 , 若有效即可诊断 , 并坚持治疗 。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可服用乳糖酶1-2周;原发性乳糖不耐受需服时间较长 , 临床中少见 。 注意:1、发现有乳糖不耐受并不意味是原发性;2、选用不含牛奶成分的乳糖酶 。
还有问题可以追问我哦~家策健康学院
乳糖不耐受的宝宝症状会持续多久乳糖不耐受五大原因
乳糖是奶类含有的一种糖类 , 在小肠中必须经乳糖酶的水解变为两个单糖 , 即葡萄糖和乳糖后才能被吸收 。 乳糖酶缺乏的人 , 在食入奶或奶制品后 , 奶中乳糖不能完全被消化吸收而滞留在肠腔内 , 使肠内容物渗透压增高、体积增加 , 肠排空加快 , 使乳糖很快排到大肠并在大肠吸收水分 , 受细菌的作用发酵产气 , 轻者症状不明显 , 较重者可出现腹胀、肠鸣、排气、腹痛、腹泻等症状 。 医生们称之为乳糖不耐受症 。 具体来说有以下五大原因 。
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是指自出生时机体乳糖酶活性即低下或缺乏 , 是机体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所致 , 这一类型很少见
2、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又称成人型乳糖酶缺乏 , 是由于人类世代饮食习惯导致基因改变 , 发病率与年龄和种族有关 , 大部分人属于这种类型
3、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小肠上皮损伤而导致的暂时性乳糖酶活性低下 , 常见病因如感染性腹泻 , 机体疾病康复可后恢复正常
4、对于小儿来说 , 秋季多发性腹泻、细菌性腹泻会引起肠胃功能的暂时低下 , 乳糖酶分泌减少或活性降低 , 持续饮奶会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5、大剂量服务头胞类、内酰胺类抗菌素后也会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1. 配合谷物同吃 。 一般来讲 , 乳糖不耐受者空腹喝奶会有较重症状 , 但混合膳食时 , 牛奶的乳糖浓度可能在特定环境中得到“稀释” 。 胃肠中的乳糜作用和机械运动的增加 , 可提高乳糖吸收率 。 如喝奶前或吃奶时吃些饼干、面包会减少排气和不舒服感觉 。 如果喝奶粉 , 加入一些麦片同吃也是一个好办法 。 特别是有些奶粉在加工中一般经高温和加压 , 又加入了蔗糖和其他添加剂如乳糖酶或乳酸菌等 , 乳糖得到部分分解和稀释 , 人体也较容易吸收和利用 。 而且冲调奶粉中乳糖的含量也易于控制 , 更加适用于这样特定人群 。

推荐阅读